淮河隐士-乡土作家施福明_甘肃零距离网
甘肃零距离网 | 甘肃综合城市门户 !

淮河隐士-乡土作家施福明


 题记:隐居成为脱离都市喧嚣最好的方式,当然隐士隐居生活在偏远乡村。每日闻鸡起舞、煮茶读书,静心悟道好不惬意啊!当然内中个里的辛酸苦辣谁又知道呢?精神世界的愉悦谁又能体会呢?
                                         
          文/图: 丁寒军  蔚楠
     他一生命运多舛,历尽磨难、饱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尽管如此,但他却从没有放弃过对文学梦的追求。他隐居在偏远乡村深处,一边种植庄稼,一边修筑自己的文学殿堂。数十年来,创作出6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并有十多部作品集出版,编剧十多部影视剧本被拍出,有的获国际奖。他就是安徽怀远县魏庄镇马场村被人称作“淮河隐士”的蚌埠中旭国学院名誉院长,作家、编剧,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施福明。
                                      

          酷爱文艺背名著

   “我的大脑里全是波澜起伏的小说情节,优美动人的文学句子,只要展开纸、提起笔,文思便会如泉水般流淌。”这是施福明的口头禅。笔者第一次看见施福明时, 他正在屋门口“爬格子”,时而奋笑疾书,时而陷入沉思,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殿堂里。他衣着朴实,笑容憨厚,全身上下流露出一个农民的本色。
    施福明今年48岁,出生于贫困农民之家。小时家里由于父亲病逝早,自己很早就挑起家庭大梁。因上学无望,他坚持自学,买不起书籍,以至于考取县城一中却被迫辍学。在学校,喜欢文学的施福明,对书本和课外读物更是如获至宝,每每读到深夜仍是爱不释手。“小的时候虽然不懂什么是文学,但对文字的东西就天生喜欢,这可能是小时后受父亲参加宣传队,热心文艺演出影响有关。因为每钻在那个文艺的海洋里,总是能让我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甚至彻夜难眠。”施福明谈起幼时的情况,顿时兴奋如潮,滔滔不绝。少年时期,施福明家里没有其他书籍,他就四处找人借书。在小学的时候,他就把《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看了个遍。当然课本上的唐诗宋词,美文佳作,更是倒背如流,烂熟于心。因此,施福明在学校是佼佼者,常任宣传、文艺、学生会、共青团干部等职务。因为功底的厚实,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写的作文更是受到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羡慕,从小学起,就发表作文《升旗》被小学班主任汲老师推荐编入三年级暑期教材。


          人生路上饱受挫折
    1985年,由于家境贫困,施福明没上完高中就辍学了。随后,他选择了应征入伍去当兵。可正准备去验兵时,一个乡村姑娘却与他结缘坠入爱河。他们谈情说爱、谈论人生和文学,还常常给报社和电台投稿,每月可挣到十元至三十元的稿费。这让他尝到了写作的甜头,不但可以充实生活,还可以谋生。于是他把每个月的稿费、津贴,加上笔记本和信封等奖品典卖后,都拿去买书学习,因为那时家里每晚只有煤油灯,有时夜间灵感来临他只好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借着微弱光偷偷地记下来。除了平常努力学习和写作外,施福明同时还参加了石家庄青年自修大学、中国鲁迅文学院函授大学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施福明终于取得了中国文学函授大学的毕业证书。从一个中学辍学,后来取得研究生专业文凭,没有钢铁般的毅力是常人万万难以办到的。施福明在乡村里表演得很出色,特爱看戏。
                                                    
          笔耕不辍潜心创作
    辍学后回家,手拿锄头,当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一边种植庄稼,一边继续从事文学创作。由于他在文艺上的天赋,被推荐考取了民办教师于是,劳动之余,他就带着一帮农民兄弟姐妹唱歌跳舞,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他还爱看戏听古书、痴迷电影和小人书,他曾参加过市电视台综艺节目“百姓大舞台”哑剧小品才艺比赛获奖,参加安徽省电视台“当红不让”哑剧获奖,还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获奖。2015年5月他带动他侄子施志兆还上过央视一套《生活早参考》栏目,原以为能混出个人模狗样,谁知你在落后的乡村就是条龙也难搅出半滴水来,得知这个消息后,施福明躲在被子里流了一夜的泪。一想起自己的命运,不由自主地大叫了一声:“天啊!我的命运为什么是这样呢?”
     好在改革开放后,生存环境好多了,施福明在学生时代养成的读书和写作的习惯没改。他在《安徽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逐渐有了份量,有时才3000多字作品,居然得了30多元稿费,那年头,30多元是很起作用的。于是,施福明便潜心写作,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在《散文》、《党员生活》、《收获》、《清明》、《未来作家》、《中国农民文学报》等报刊发表作品。
   1991年,施福明在北京《中国文艺》做了几年编辑、记者工作,加入了中国通俗文艺家研究会会,第二年又参加了鲁迅文学院文学创作讲习班学习。期间受益匪浅,大大激发了施福明的创作热情,以至于回家务农后仍笔耕不辍。他说:“我不是想当作家而写作的,所以写了多少篇文章,自己都不知道,只是每天都会坚持写作,因为我不吐不快,当然更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思想。”
    近年来,施福明归隐在老家的田园里,不问世事,一心搞创作。他写自己苦涩的童年、写自己曲折的人生经历,写身边可爱的乡亲。施福明的作品以乡土见长,故乡的山水人文都是他创作的源泉。因此,他的文章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新朴实,耐人寻味。截止目前,施福明的作品有600多万字,其中影视作品被拍出播映的就有十多部有的文字作品分长篇、中篇、短篇和散文集已经结集出版。其中容有影视剧本、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他现在的心愿就是把自己多年的作品命名为《施福明文集》(上中下卷)编辑出版。为此,他正抓紧时间整理和修改。
   “文学路十分艰辛,文学大梦还很遥远,结局并不重要了,至少我享受到了写作给我带来的无限快乐。目前我已痴迷上中华传统国学研究,乡村隐居一是悟道二是写作”施福明意味深长地说。

摘要:福明 淮河 隐士

题记:隐居成为脱离都市喧嚣最好的方式,当然隐士隐居生活在偏远乡村。每日闻鸡起舞、煮茶读书,静心悟道好不惬意啊!当然内中个里的辛酸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