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本,回首华夏第一县甘谷近代著名老字号商铺的创业历程和辉煌!_甘肃零距离网
甘肃零距离网 | 甘肃综合城市门户 !

诚信为本,回首华夏第一县甘谷近代著名老字号商铺的创业历程和辉煌!


位于甘肃陇东南地区的天水市甘谷县,自古以来因自然条件、谋生习惯等诸多因素之故,商贸业便常兴不衰,唐为丝绸之路所必经要冲,宋时政府曾设边境茶马交易市场,元朝阿拉波、波斯商人亦涉足甘谷(出土的古钱币可作说明),明清山西、陕西会馆的设立更显示出甘谷商贾与晋、陕商旅的频繁交流和往来。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曾撰文赞誉我县商贸贤达张仁甫先生“不辞风霜,不惮跋涉,懋迁化居而事以勤集”的敬业奋斗精神和他“奉兄如父,爱侄尤子,孝友之情,讫老弥笃,以及贫者受室,孤者恩鞠”的种种美德。民国时期,甘谷城内商铺林立,字号家商旗招展,商会的自发组建,呈现出一派浓郁的商贸氛围和气息。其中规模较大者有柳树商行、九如昌、源顺德、源茂德、鹦哥铺、恒盛堂、恒盛西,一般规模的栉次鳞比,毋庸细说。下面就柳树商行等有代表性的几家略述梗概,以窥一斑。

甘谷县城北关东巷北面为“柳树商行”旧址,它是当时甘谷最大的一家批发性商行,老板李维堂为甘谷城关丁家巷人。所经销货物有各种土布、洋布、丝绸棉缎、茶叶(民国时期甘谷主要经营四川茶,没有云南茶,若土黄坝、榨君坝、清花茶皆当四川名茶,一两卖400大板,即4个大板,约相当于现在2元钱左右)、硼灰、碱灰、食盐、黑糖、白糖、洋瓷 ……货物应有尽有,门类非常齐全,来自河西走廊如张液,武威等地的骆驼商队一来就有二、三十匹骆驼,运来硼灰、碱灰、食盐等日用必需品。民国二十二年左右(公元1933年)宝鸡——天水——甘谷公路接通,有了汽车运输,以前多靠牲口运输。柳树商行的许多洋货便通过汽车运到甘谷。城内其他零售商铺皆从柳树商行进货。该商行还带有旅社,为各地客商提供住宿便利。

老字号家“九如昌”位于甘谷县城进北门右手第三家铺面。第一代正掌柜彭世祥的父亲,第二代正掌柜便是彭世祥。该字号最初由彭世祥父亲(他是钱份子,出资200块大洋)、谢计安和东街中巷李家(他们出的是人份子)三家合伙创立。为甘谷当时最大的一家字号家。在城内北马巷有一栈坊,在北街黄家宅子有一染坊,还有一家点心铺“九如福”(当时仅此一家点心铺,以后北街又有了马家点心铺,所经营点心称为“兰点心”,有二、三十个品种,刺玫花的馅子,味道非常鲜美可口。)天水设有“九如恒” ,在陕西宝鸡、甘肃秦安等地还设有许多分号,规模颇大。正掌柜彭世祥曾出任过甘谷县商务会会长。“九如昌“主营丝绸棉缎布匹以及各种日用杂货,货物非常全面。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左右,大尺寸西洋玻璃镜只有到“九如昌”才能买到,可见其货物之齐全。谢计安以后自立门户,开设了自己的一家字号。“九如昌”鼎盛之时各号共有伙计上百人,呈现出象电视剧《大宅门》里那种繁荣的景色。

“源顺德”为甘谷名门望族蒲家所开老字号 ,系蒲炳青老先生所经营商店的字号, 他曾担任过甘谷商会会长。创始人蒲炳青(字玉如)家境贫寒,与太老夫人黄秀贵婚后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家境渐丰,创商号称:“源顺德”,主要经营各类日用百货,二人一生共育六子均有成就,老宅位于甘谷李家巷。民国时期蒲家人才济济,商铺分号遍及全国规模庞大,生意非常红火,在三子蒲泽民的经营发展下成为甘谷人尽皆知的首富大家。蒲家弟兄六人,长子蒲敏学,字少玉,继其父经商;二子蒲敏政,字几道,北京大学毕业,任兰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兰州理工大学前身)校长;三子蒲敏惠,字泽民,继其父兄留乡管家经营商号,是省内闻名的开明士绅、工商联人士,抗美援朝时期为国家捐献飞机大炮和捐款一亿,是全县之最、地区之最,其子蒲乃达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先后供职于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和刘家峡水电站任高级工程师,他的关于河流泥沙研究论文荣获了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科技成果奖;四子蒲敏仁,字全一,毕业于天津北洋工学院机械系,1938年赴美留学攻读电力工程,获得康乃尔大学工程硕士学位,1945年底回国供职,后担任台湾日月潭发电所所长,后又调任台湾电力公司副总;五子蒲敏功,字懋玉,毕业于北大数学系,后赴德国达摩斯工大攻读化工,回国后任兰州制革厂厂长、大连工学院教授;六子蒲敏德,字勉业,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曾任兰州农校教导主任。

鹦哥铺是城内北街孙家巷口第一家铺子的字号。因为铺子门前挂着一只绿鹦哥而得名,山上人到城里跟集,只要说鹦哥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该字号主要经营布匹和其他日用品,价钱便宜,东西质量高,深受群众欢迎。

除了经营日用百货及杂货的各大字号外,还有经营药材批发的“恒盛西”、“恒盛堂”两个老字号,这两个老字号系一个老板赵崇周所开。为甘谷当时最大的药材批发字号,县城内各家药铺皆从该号进药。该字号里经营的药材皆从陕西用汽车运来。属于严格加工过的炮制药材。各类药材品种非常齐全,质量非常好。

各类山货诸如笤帚、扫帚、簸箕等等皆在山货市场上出售,也就是现在的西关山货市场。甘谷本地所产大麻、辣椒也在山货市场上交易。各类皮货诸如牛皮、羊皮、等等皆在北关二城子里出售;各类木材诸如松木、槐木等等皆在西关车场出售(此地因过去为停放马车、汽车之场地而得名)这些都没有字号。各类小商铺遍及城内西街、北街等地。一般小商铺经营规模较小,通常也没有字号。

民国时期甘谷各类老字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诚信”二字。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三大商帮:晋商、徽商和潮商。他们的共同经营思想中,诚实守信就是最基本的道德信条,以诚待人是一以贯之的做法。“信义不欺”、“市不二价 ”、“货真价实”成为民国时期甘谷商人从商的基本道德 。这也是他们能够由小到大,不断壮大的根本原因所在。每一个老字号的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折射出昔日商贾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绩。在假冒伪劣诸多丑恶行为泛滥的今天,回首旧事,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让诚信成为当今商界的立业之本。

摘要:

位于甘肃陇东南地区的天水市甘谷县,自古以来因自然条件、谋生习惯等诸多因素之故,商贸业便常兴不衰,唐为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