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主席、甘肃本土著名艺术家张保和携考察团走进兰州精炼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深入生产车间与企业文化核心区调研交流。作为《夸兰州》的创作者,张保和此行聚焦“民族文化与品牌匠心共生共荣”主题,与企业共探民族品牌与民族精神传承的融合路径。兰州精炼玻璃副董事长于存远详细阐释了“以匠为本、以文为魂”的企业新时代发展理念,行稳致远,立足当下,走出一条新时代的融合创新之路。
一、匠心对话:千年工艺的现代淬炼
在智能化玻璃生产车间,张保和驻足于全自动成型生产线前,观察炽热的玻璃液在精密仪器操控下逐渐凝结为剔透的器皿。他赞叹道:“这些器皿不仅是工业产品,更是流动的文化符号。”
在企业文化陈列馆,副董事长于存远介绍:“数十载发展历程中,我们始终坚守‘精工细作’的初心,每一代产品都刻着兰州工业发展的年轮。”
二、战略共融:打造民族文化工业样板
座谈会上,张保和以“三个融合”概括调研感受:“一是工匠精神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二是地域文化与工业设计的融合,三是民族情怀与市场需求的融合。”
临行前,张保和提到,此行最大的感受是民族工业常在“火中炼匠心”,以琉璃为纸,以匠心为墨,继续书写民族工业新传奇。厂房外,黄河水奔流不息,车间内,玻璃液炽热流淌,两者交融间,一幅“文化为魂、匠心为骨”的产业图景正徐徐展开。正如张保和所言:“当每一件产品都承载着民族记忆,工厂便是最好的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