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植物医生主板IPO申请获受理,拟募资9.98亿元冲击“A股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在其披露的业务模式中,单店运营将“高山植物产品矩阵”与“中科院研发背书”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场景化消费体验。
植物医生单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成分可视化”的场景构建使,研发背书与单店服务的结合创造差异化体验。品牌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建的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其成果直接转化为单店的服务内容,使品牌从普通美妆零售升级为“科学护肤解决方案提供者”。截至2025年5月,公司已取得专利212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这些研发成果通过单店可视化呈现,2024年精华及精华油类产品收入4.65亿元,占比21.59%,消费者为“技术含量”买单的意愿在单店场景中被强化。
目前,品牌已成为开展单品牌连锁经营模式的代表性民族企业,具备突出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研发优势和运营优势。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1,719.18万元、215,108.84万元和215,571.71万元,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5,803.93万元、22,970.73万元和24,300.01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00%,持续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从数据看,研发驱动的单店模式已形成商业闭环。2022-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7377.39万元、7587.63万元、6633.45万元,占营收比例超3%,这些投入转化为单店的产品竞争力。2024年其获Euromonitor“全球领先的植萃护肤品牌”认证,本质是单店场景中“中国研发”价值的国际认可。
此次IPO募资将进一步强化单店的“研发场景化”能力。对植物医生而言,单店不仅是销售场所,更是“中国成分”的展示窗口,通过每一家门店的研发背书可视化、产品功效场景化,让消费者直观感受民族品牌的技术实力。当单店从“卖产品”升级为“卖科学”,其冲击“A股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的路径,正为民族美妆行业提供了“研发+体验”双轮驱动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