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青团中央“两弹一星”全国志愿宣讲团入选团队,兰州理工大学核梦启航青年宣讲团带着专业宣讲的深厚积淀与青春担当,在兰州理工大学驻李坪村工作队长强龙及李坪小学校长马福邦的前期筹备下,于2025年7月14日至18日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果园镇李坪村,以“石榴籽相拥,民族花长盛——陇原星火绘团结”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真心联结童心,在李坪村的街巷与校园,写下了一段关于传承、关爱与振兴的生动故事。
一、“两弹一星”精神宣教:以“爱国心”启“奋斗志”
当共青团中央“两弹一星”全国志愿宣讲团的旗帜在李坪村扬起,科学报国的种子便在这里生根。团队以画笔为犁、以故事为种,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在乡村土壤里生根发芽。
在李坪村内的一面院墙上,15米长的巨幅墙绘正徐徐铺展:浩瀚星空下,火箭带着烈焰直冲云霄,原子模型在蓝紫色光晕中闪烁——这是团队与孩子们共同创作的“两弹一星”主题墙绘。孩子们踮着脚尖给火箭涂红漆,老人们搬来小马扎看队员勾勒原子轨迹,画笔划过墙面的沙沙声里,藏着几代人对科学报国的向往。“这火箭画得再高些,让娃娃们看着就想往上冲!”驻村工作队队长强龙笑着给队员递过颜料,阳光洒在他沾着泥点的裤脚上,与墙绘里的星光交相辉映。
支教课堂上,“两弹一星”的故事成了最动人的教材。队员孙斌杰指着核电站模型讲邓稼先隐姓埋名的故事时,台下孩子们瞪圆的眼睛里像落了星星;“脑力大开”创新课上,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动手完成了传送带模型的组装,帮助他们探索简单的机械原理,带领他们锻炼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男孩们争着递螺丝,女孩们细心扶支架,当传送带真的把小球运到终点,教室里炸开的欢呼声,蕴含着被点燃的科学梦想。
二、“童心呵护”公益课堂:用“青春情”暖“孩童心”
实践团积极响应东乡县委组织部“开展中小学生暑期课业辅导的通知”精神,及时优化内容,开展“童心呵护”公益课堂。李坪小学的教室里,60余名孩子此起彼伏的欢笑声撞碎夏日的闷热。宣讲团的哥哥姐姐们带着画册、PPT和满口袋的耐心,把关爱藏进每一堂课、每一份礼物里。
“民族多样性就像花园里的花,牡丹、月季、向日葵,开在一起才好看!”东乡籍实践队员马金兰通过PPT展示、互动问答等生动形式,结合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东乡县民族团结事迹,向村孩子们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充满温情的“青春唱响民族之歌”主题活动中,实践团的大学生与李坪小学的孩子们共同合唱《爱我中华》,十位小朋友担任领唱,他们清脆嘹亮的歌声带动了全场气氛,歌声传递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珍视。
三、校园街巷遍访乡情:于“话振兴”看“新希望”
“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控辍保学’的决心和努力,以及帮扶单位兰州理工大学多年来‘润物无声’的多彩活动,现在的娃娃们比起从前确实是越来越爱上学了”李坪小学校长马福邦说 ;“养殖是我们主要的经济来源,‘良种羊发放’、‘饲草奖补’,现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很多,我们只管养羊日子也越来越有希望”李坪村六社王大爷说……
聆听着“乡村振兴”蓝图下校园街巷里蕴含的新希望,实践团成员有感而发,一面“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主题墙绘应运而生。为了再次满足孩子们拿起画笔的愿望,实践队员星月兼程,带着孩子们一起涂红石榴籽,不时说着,“要像这画里一样,咱们各民族抱得紧紧的!”
离别前的“爱心礼包”发放,更像一场温暖的约定。水彩笔能画出彩虹,遮阳帽能挡住烈日,小风扇转起来的风里,带着“我们还会再见”的承诺。从“两弹一星”的惊天动地,到民族团结的润物无声,再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核梦启航青年宣讲团与兰州理工大学驻李坪村工作队一道,把青春答卷写在了东乡族自治县的沟沟壑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今天的东乡县果园镇李坪村,墙上有画、校园有歌、田野有路、孩子眼里有光——一朵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交相辉映的长盛之花,正在陇原大地灼灼绽放。(通讯员:邓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