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在农业农村局专家与学院教师的联合指导下,团队成员分赴柏林镇、安化镇、汉王镇,采用专业“五点采样法”对当地多种作物种植区土壤开展规范化采样与系统性检测。经综合研判检测数据,确定武都区油橄榄种植区为实践试验区,依托基于应用程序热解技术结合有机岩石学构建的“生物炭评价体系”筛选播撒适配生物炭,架设太阳能板为监测设备供电,开挖浅沟播撒固碳作物种子,安装高精度CO₂检测仪建立动态监测体系。经系列措施,预估种植区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提升25g/kg(幅度超30%),综合农产碳排放强度最高降60%。
8月7日,团队考察河镇唐坝村陇福春茶园“以茶兴业、以业护茶”生态循环模式,该模式为实现“双碳”目标在乡村落地生根、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路径提供了关键思路。
8月8日,团队走访武都区污水处理厂检测白龙江水质,并向沿岸居民发放宣传手册,通过实地调研、数据采集与科普宣传,为当地农村污水治理建言献策,为“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积累实践经验。
红旅传承:追寻足迹,汲取奋进伟力。科研实践间隙,实践团前往陇南地区多地,沿着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时期的事 件脉络,追寻红色足迹。8月7日至8日,走进武都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两当县两当兵变纪念馆及旧址,重温西固起义、两当兵变历史,感悟革命先辈精神;8月6日与9日,探访宕昌县哈达铺红军大院、长征纪念馆及徽县横川镇红军战斗遗址,理解战略抉择意义,勘察红军艰险路线;8月9日,在礼县龙池湾战役纪念馆震撼于先烈牺牲与群众奉献,在成县五龙山阻击战旧址感受战火岁月。
紧急驰援:风雨同舟,青春力量暖人心。正当实践团队开展实践活动时,甘肃榆中突发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群众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团队火速联系榆中县应急管理局,在陇南采购40箱矿泉水及铁铲、胶鞋等物资,贴上“心手相牵,共度灾情”标语后打包。8月12日,物资车队长途跋涉5小时,将物资送抵榆中县夏官营镇临时安置点。8月14日,实践团在裕河镇唐坝村小学开展“心系榆中”主题活动,组织当地儿童通过明信片和画笔为受灾群众送去祝福与慰藉。
教育筑基:播撒科学与生态的种子。为助陇南儿童理解自然灾害成因、提升防灾避险意识,团队设计开展含环保知识、防灾技能、趣味地质科普及科学家精神传承的特色课程,以知识筑牢孩子们的安全防线,播撒科学与生态种子。
结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地之光・禾陇青碳”实践团以地质智慧、青春热忱与科技力量深耕陇南,成员用脚步践责任、以实干显担当,书写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的亮眼答卷,展现新时代青年风采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