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列腺疾病诊疗领域,有一位中医——他用 30余年时光深耕一个领域,顶着“中医治不了前列腺”的质疑,独创ISA 疗法打破困境。
他创办的积善堂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却靠95%的复诊率和患者的口口相传,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前列腺康复港湾”。他,就是积善堂中医医院创始人、院长孔令新。
从军医到中医研究者:与前列腺 “结下不解之缘”
1986年,孔令新考入新疆中医学院首届本科班,在校时便以学生会主席、自治区级优秀学生干部的身份,展现出超出同龄人的韧性与担当。
1991 年毕业时,他被特招进入原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成为一名军医,也正是这段军旅生涯,让他与 “前列腺疾病诊疗” 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彼时的前列腺疾病治疗领域,西医虽为主流却常陷“治标不治本” 的困境,而中医因 “传统体系中无前列腺记载”,被不少人认为 “根本无法涉足”。
但孔令新不信这个邪——军营的严谨作风,让他习惯用“数据说话、疗效证明”:病房里的问诊记录写满了十几个笔记本,实验室灯光常常亮到深夜,军装口袋里总装着写满药方思路的便签,就连业余时间也全用来翻阅医案、琢磨药性。
1997 年,他赴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不仅发表3篇前列腺治疗相关学术论文,更在无数次临床试错中,摸到中医治前列腺的“门道”。
他发现:无论前列腺炎症、钙化还是结石,本质都是腺体丧失了原本的柔韧与光滑;要真正治愈,关键在于“逆转腺体僵死硬化,恢复其弹性”。这个发现,为后来 ISA 疗法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破质疑、守初心:用三年攻关独创 ISA 疗法
“西医都束手无策,你凭什么用中医治?”“前列腺是小病,再研究也成不了名医!”当2004年孔令新退役创办积善堂时,身边满是质疑声。但他却“横下一条心”,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前列腺疾病研究中。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成了他突破的关键。他认为,要让药力穿透坚硬的前列腺包膜,药物性状需有“尖锐如荆棘”的渗透力。带着这个猜想,他逐个分析药材的生长环境、药性特点,翻遍古籍医案,再结合临床患者的症状调整配方。
整整三年,他经历了上百次配方调整,终于研发出 “渗透-软化-激活”疗法(简称 ISA 疗法):通过一人一方的口服中药,让药力精准突破前列腺包膜,直达病变部位,逐步软化僵死组织、激活腺体活力。
ISA 疗法的出现,让很多被前列腺问题折磨多年的患者看到了希望:有人摆脱了反复的尿频、坠胀,重新睡上安稳觉;有人告别了长期的功能障碍,重拾生活自信。这些真实的改善案例,成了积善堂最好的“广告”——没有网络投放,没有明星代言,却有患者带着亲友、父子相携前来,熟人介绍的比例占了接诊量的大半。
与时俱进:从 ISA 疗法到钙化消融术,让中医更 “精准”
随着时间推移,孔令新发现患者的病情越来越复杂:大面积钙化、弥漫性纤维化、腺体与周围组织粘连……这些严重病变让口服药 “力不从心”——病灶部位血液循环差,药力根本无法抵达,不少患者出现 “先有效、后无效”的情况。
“中医不能守旧,要跟着患者需求变。” 带着这样的想法,孔令新受现代微创手术启发,在ISA 疗法基础上,创新推出“前列腺钙化消融术”。
这套升级方案,完美融合了中西医优势:先通过B超精准定位病灶,再从特定部位进针,将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复方中药注射液,以误差不超过1毫米的精度注入病灶。穿刺针的力量、药水的压力加上药物作用,能直接崩解硬化病灶、剥离粘连组织,整个过程医患双方直观可见,安全又高效。
投入使用两年来,这项技术已经挽救了无数“走投无路”的疑难患者。有患者说:“跑了十几家医院都没治好,没想到在积善堂看到了希望。” 而孔令新始终强调:“不管技术怎么升级,我们的根基永远是中医。从思路到药物,都是彻彻底底的中医,我们就是要用疗效,证明中医的力量。”
33 年坚守:让积善堂成为 “前列腺病友的港湾”
如今 56 岁的孔令新,已经在中医前列腺诊疗领域坚守了30多年。他创办的积善堂,规模不算大,知名度也算不上“顶流”,却凭着“疗效优先”的初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复诊率高达 95%。
西安患者刘先生的话,或许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疗效是患者心里的秤,去哪家医院,都是用脚投票。积善堂能让我们一直来复诊,靠的就是实实在在能解决问题。”
从军医到中医研究者,从 ISA 疗法到前列腺钙化消融术,孔令新的每一步,都围绕着“让前列腺患者康复” 这一个目标。他说:“中医是积善堂的根,我们要做的,就是守住这个根,从改善症状到消除根源,从攻克炎症到修复组织,让更多人通过中医,摆脱前列腺疾病的困扰。”
这份坚守,让积善堂不仅是一家医院,更成了无数前列腺病友的 “温暖港湾”—— 在这里,他们找到的不只是治疗方案,更是重新拥抱健康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