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机新水源地建设 兰州打造生态山水城市_甘肃零距离网
甘肃零距离网 | 甘肃综合城市门户 !

借机新水源地建设 兰州打造生态山水城市


借机新水源地建设 兰州打造生态山水城市

关注兰州新水源地杂草丛生的九州排洪道。

从一版总规的“山山相望,滩滩相连”,到二版总规的“牵山引水,一带串多区”,再到三版总规“一河两城七组团,三大绿廊贯城区”,最后到四版总规的“山水名城、宜居之家”,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是贯穿兰州市打造山水城市的主题。

随着兰州第二水源地建设工程的推进,今年年底,广大市民有望喝上刘家峡的优质地表水。而借水源地工程构建兰州生态水系的规划再度被提上议事日程。

按照规划,水源地工程将配套建设3处引水管道,利用地势落差将剩余的水量自流西固、安宁、七里河、城关4区百余条洪道,并建设15个小型湖泊,将分布在黄河两岸的“龙须沟”,打造成主城区密集的生态水系网络。

“随着兰州市第二水源地工程的加快实施,兰州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迎来落地契机。”

“山为城之雄,水是城之秀。”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对黄河的保护和利用,一直是兰州市城市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作为西部高原山水城市,兰州市的水系,不仅只有穿城而过的母亲河,还包括分布在黄河两岸大大小小的河洪道。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从南北两山伸入黄河的洪道,逐渐变为污水横流、垃圾堆积的“龙须沟”。尽管近年来兰州市及各区县不断加大治理力度,但河洪道脏乱差的现实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河汇百流。若能引源水流入洪道,将汛期泄洪、旱季干枯的洪道打造成四季流水的清溪,水流汇入黄河,美化周边环境,根治脏乱面貌……多年来,利用黄河两岸的洪道打造兰州市的生态水系,一直是众多多有识之士为之奔走呼吁的大事。

兰州交通大学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有录教授就是其中之一。早在2009年,刘有录就提出“天下黄河绿兰州”的构想——从柴家峡水库引水,在安宁区南坡坪老龙头建设大型蓄水池和水利枢纽,利用兰州自西向东的地势高差,将黄河水自流引入城区洪道,恢复洪道生态廊道的功能,构建起润泽金城的城市生态水系。

尽管这一构想未能落地实施,但打造城市生态水系的理念已逐渐成为各界的共识。

刘有录告诉兰州晨报记者,尽管生态水系规划并未列入兰州市第四版城市规划,但经过无数专家的努力,兰州市城市生态水系专项规划终于立项编制,至此,兰州生态水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高度。2015年年底,兰州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及水利专家,就兰州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进行新一轮的研讨论证。

“如今,随着兰州市新水源地工程的加快实施,兰州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终于迎来落地的契机。”刘有录欣慰地说。

“兰州市生态水系规划已经编制完成,目前正在征求各区县的意见。”

2015年9月18日,备受期待的兰州市第二水源地项目工程正式开建,该工程从刘家峡水库大坝上游取水,随后建设穿越洮河的输水线路,以有压隧洞的方式将水源输送至西固区,在寺儿沟上游设控制闸,分别向西固区芦家坪和七里河区彭家坪两座新建水厂输水,经水厂处理后接入城市供水管网。

兰州市水务建设管理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人路云龙告诉兰州晨报记者,该项目一期工程引水量5.5亿立方米,将于今年年底竣工。

二期工程完工后,兰州水源地项目日引水量可达150万立方米。除保障市民日常的用水需求外,还有大量的剩余。那么,这些富余的优质水该如何利用?兰州市就此提出了利用水源地工程剩余引水量实施城市生态水系建设的计划。

兰州晨报记者了解到,水源地项目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简称黄河设计公司)以EPC总承包的方式实施。而作为水源地项目的延伸,黄河设计公司也编制了兰州市城市生态水系的建设规划方案。

“兰州市生态水系规划方案已经编制完成,目前正在征求各区县的意见。”据路云龙介绍,兰州市生态水系的建设中水源地项目负责提供从刘家峡引来的水源,而水要引向哪些洪道,都要由各区、县政府决定和实施。

“将水引入城区105条洪道,配套建设15个小型湖泊,通过地势落差而自流进入洪道,最后汇入黄河。”

那么,兰州市生态水系究竟将怎样实施?黄河设计公司编制的规划方案又是如何?

兰州市水务建设管理公司规划技术部负责人刘冬平告诉兰州晨报记者,该方案对兰州主城四区的大小洪道进行了考察、分类和分级,按照分类标准,这些洪道被分为干沟和湿沟,其中干沟主要做泄洪之用,而湿沟则具备引水的条件。

“水源地工程引来的刘家峡优质水源主要有三个用途,首先是满足城区居民的用水需求,同时为新区供水做出远期预留,剩余水量用于构建生态水系。”据刘冬平介绍,黄河设计公司的规划方案初步计划将水引入城区的105条洪道内,最后汇成53条大的洪道,并选择条件适合的区域,配套建设15个小型湖泊,通过地势落差自流进入洪道,最后汇入黄河。

据刘冬平介绍,根据规划方案,兰州市生态水系建设将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在水源地工程建设的同时,相关部门或将选择一处具备条件的洪道引入活水,建设生态水系“示范沟”。

“生态水系的用水,采用有压方式供应。”据兰州水务建设管理公司工程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按照规划方案,水源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将配建3条生态水系输水管线,其中一条从寺儿沟开始,向西固区洪道输水;一条从彭家坪开始铺设,向七里河、城关区洪道输水;另外一条则为穿越黄河的顶管,负责向安宁区以及黄河北地区的洪道输送源水。

根据黄河设计院规划方案,兰州生态水系还将连通3条南河道,即雁滩南河道、马滩南河道、崔家大滩南河道,同时与安宁区已经建成的桃花溪生态水系连通。

“生态水系不仅要把水引到洪道,更要借此构建亲水生态系统。”

据统计,兰州市区西起河口、东至沙金坪的范围内,现有的排洪道仅主沟就有81条,支沟多达959条,汇水总面积达到2198平方公里。但由于治理滞后,城区河洪道垃圾堆积,污水横流,淤塞严重,存在严重的行洪安全隐患。

近年来,兰州市及各区水务部门逐渐加大河洪道治理力度,安宁区李麻沙沟、城关区大砂沟等一批洪道治理工程陆续实施。但由于洪道治理工程耗资巨大,资金匮乏,治理工程进展不快。要构建城市生态水系,洪道治理也是无法绕开的课题。

“生态水系不只是把水引到洪道中,更要借此构建亲水生态系统。”兰州规划届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打造城市生态水系,首先要改变城区河洪道“龙须沟”的面貌,通过环境治理和引入活水,将河洪道打造成绿树成荫、生机盎然的水生态景观。

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曹军则认为,兰州市生态水系建设已迎来最好的实施契机,“应首先构建好输水管渠,构建起洪道水系,要与新水源地同步建设、同步建成。”

曹军分析说,兰州市打造生态山水城市,除了加快生态水系建设,“还要建设大的生态体系,比如近期频繁出现的沙尘天气,就要通过生态体系建设来治理。”根据兰州市生态建设战略构想,未来兰州市将北依引大入秦工程,建设绵延两公里的生态屏障,阻止腾格里沙漠等地的沙尘输入;城西拓展吐鲁沟生态防护林,南面、东面则要通过皋兰山、关山和兴隆山、马衔山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沿山势构筑生态湖区,打造城市的生态屏障。

摘要:

关注兰州新水源地杂草丛生的九州排洪道。从一版总规的“山山相望,滩滩相连”,到二版总规的“牵山引水,